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中文网 www.69zww.io,夏日摩天轮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秋天,菊花那种热热闹闹、毫无保留、恣意开放的姿态,就像母亲的性格一样。

    秋风过小院,小院是丰富的、充实的。有柿子,有枣子,有菊花,有各种鸟雀,还有鸡、鸭、鹅、羊……秋收的时候,田里的花生、红薯、南瓜、谷子,都会被父母用排子车、拖拉机、小推车,一趟趟地拉到院子里。原来略显空旷的院子,一下子挤得满满当当,有时候几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一年的收成都在这里了,父母整天在院子里摘花生、切红薯、搬南瓜、晾谷子,每天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意,似乎不知道劳累一样。有时一阵秋风吹过,拂动了母亲包头的浅黄色头巾,她却丝毫没有留意,仍旧坐在成堆的黄澄澄的花生堆里,耐心地摘着花生,看上去,就像一幅静谧而优美的油画一般。

    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在秋天回老家,没有吹一吹家乡的秋风,看一看小院的风景了。

    今天六度空间带领周末两天来到黄河岸边的澽水游玩,在车上 歪歪鱼给大家讲澽水的故事。

    君住澽水头 我住澽水尾

    黄河岸边有条澽水河,白马滩这头,韩城那头。

    白马滩又名“蛟龙镇”“蛟龙里”,北魏时隶属夏阳(今韩城市)。明清时期,白马滩隶属陕西省同州府韩城县澽源乡(原薛峰乡)蛟龙镇。1941年,白马滩西北边地划归黄龙县,抗战时期归二战区韩城县管辖。1958年9月,撤销区乡建制,建立人民公社,白马滩公社归韩城县管辖。1961年9月改制后,白马滩归黄龙县管辖至今。

    因为自古一家人,白马滩和韩城人的饮食习惯如出一辙。玉米面做的“酸菜搅团”,是韩城和白马滩人十分钟爱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美味的酸菜搅团,相传源于汉朝。当时,刘秀为躲避王莽追赶,逃至人烟稀少的桑义沟(今白马滩镇后石门附近),因连日奔走,饥饿难忍,于是来到一户山民家中讨饭。山民家只有自产的玉米面,只好将水烧开,把玉米面撒进开水中搅匀煮熟,佐以野菜腌制的酸菜。刘秀饥不择食,越吃越香,连吃三大碗,问主人这是什么饭。因这顿饭是临时做的,主人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就按照做法随口答道:“酸菜搅团。”从此,酸菜搅团成了韩城人和白马滩人喜爱的家常美味之一。

    除了可口的酸菜搅团,臊子馄饨也是白马滩和韩城人招待贵宾的美味佳肴。馄饨含有团圆美满之意,自古以来是韩城人过年过节、男婚女嫁、老人祝寿、孩子满月等重要场合招待亲朋好友和贵宾的待客饭。自古韩城、白马滩是一家人,走动频繁,因而馄饨这道美食因美味可口、便于储存的优势,日渐盛行于白马滩一带,食用方法和所用佐料与韩城无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饭桌上的菜品日益丰盛,可相同的口味和饮食习惯,已根深蒂固于两地人们的心中。如今,无论在韩城还是白马滩、依然是相同的菜品,熟悉的味道。

    俗话说,十里乡俗不同。可澽水绵延百里,韩城和白马滩两地的民俗却大同小异。就拿结婚来说,双方协商好结婚日子后,在完婚的前一天,男方要到女方家去“祀先”,祭拜女方三代宗亲,祈求平安。同时,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大肉,名曰“连亲肉”,供女方家第二天招待贵宾食用。结婚当天起轿时,女方父亲“燎轿”后,迎亲队伍喜气洋洋打道回府,举行婚礼仪式。结婚第二天,女方家会派人给新娘送“头油”。第三天,新郎新娘“回门”。时代在发展,民俗也在改进,当初凤冠霞帔早已变成洁白的婚纱,丧事中的繁文缛节也随着文明新风有了改进,可那些深藏在人们心中关于婚丧嫁娶的古老习俗,依然延续在澽水河沿岸人们的心中。

    一方水土一方人。民间艺术是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极富白马滩特色的民间艺术当属黄龙猎鼓。黄龙猎鼓以其浑厚雄壮、粗犷豪放、场面宏大、装束别异而享誉省内外。猎鼓起源于白马滩民间“上庙鼓”“九村九折鼓”“社火锣鼓”。受韩城文化影响,后又加入韩城秧歌、绕杆、背芯子等元素,更名为“丰收锣鼓”。“丰收锣鼓”主要演绎赵氏孤儿被程婴解救后放在九龙山上九郎庙的一段苦难生活经历。表演时,鼓点时紧时慢,时急时缓,时静时动,时而稀疏时而密集,时而凄凉时而喜庆,时而悲壮时而激昂,以排山倒海之势折服观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参加公祭黄帝大型演出,黄龙县文化馆对白马滩“丰收锣鼓”重新编排,加入古时山民狩猎时与野兽搏斗的元素,使其更具地方特色,同时更名为“黄龙猎鼓”。但不管如何更改,那铿锵的鼓声中依然有韩城韵味,那飞舞的绕杆、独具特色的高跷,以及丰富多彩的背芯子,处处都有韩城锣鼓的影子。

    无论白马滩人还是韩城人,对于澽水的热爱,都深入骨髓。为了表达这种热爱,他们把“澽”字嵌入地名、村名中。比如白马滩有澽缘桥、澽水亭、澽水园等,而韩城则有澽源乡、澽峰村等。如今,不管走在白马滩,还是韩城的街道,含有“澽”字的商铺店面更是不胜枚举。

    尽管白马滩不再是韩城的一部分,可是喝着相同的水,有着相同的文化,他们依河而居,君住澽水头,我住澽水尾,任他沧海变桑田,同饮一河水。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